·《瞭望》新聞周刊記者?胡旭
?
◇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,金沙江沿線地區必須增強上游意識、擔當上游責任、展現上游作為,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,扎實推動綠色發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
◇當前,金沙江沿線地區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機,要進一步凝聚起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的強大合力,實現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有機統一
“推江源者,必當以金沙為首?!绷鹘浨嗖卮ǖ崴氖^的金沙江,是長江干流上游的重要組成部分,流域面積寬廣、生態環境多樣、生物資源豐富。
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,金沙江沿線地區須增強上游意識、擔當上游責任、展現上游作為,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,扎實推動綠色發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共同建設美麗中國。
守護金沙江綠水,要堅持生態優先。作為長江上游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,金沙江重任在肩。金沙江沿線地區要全面推進水污染治理、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,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,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,在全流域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,引導產業生態化轉型、培育生態產業化發展、壯大生態產業新領域,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,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,加快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廊道。
守護金沙江綠水,要堅持綠色發展。充分利用好金沙江沿線地區的水電、光伏、風電等清潔能源優勢,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,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和有序轉移,優化沿江產業結構。金沙江是長江黃金水道的上延,尤其是向家壩、溪洛渡、白鶴灘、烏東德4座巨型電站下閘蓄水后,形成了近800公里深水航道,為沿線地區通江達海和開放發展提供了新通道,要盡快釋放水運優勢,發展適水產業。沿江地區要搶抓能源結構、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機遇,依托綠色資源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。
守護金沙江綠水,要堅持區域協同。金沙江流域涉及沿江兩岸、多條支流和多個省區,在治理上要立足水面、水下以及沿岸生態系統,加強地方協作,共同謀劃實施水資源利用、水污染防治、河道治理、岸線修復等保護項目;在發展上要統籌各地區政策、各領域建設、各類資源要素,整體提升金沙江沿線發展質量。同時,金沙江水電基地為東部沿海地區源源不斷輸送綠能,應立足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,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和對口幫扶機制,探索流域生態利益補償機制,在長江首尾兩端推動形成協調發展、協同發展、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。
守護金沙江綠水,要堅持久久為功。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、最嚴格的法治,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。金沙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協同發展,離不開科學、健全和管長遠、管根本的制度機制作保障。沿江地區要努力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、法治化軌道,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,扎緊污染治理的制度籠子、筑牢生態環境的法治屏障。同時,還要推動構建跨部門、跨區域的聯合工作機制,制定金沙江左右岸、上下游互聯互通、優勢互補、共建共享的中長期發展規劃,齊抓共管、形成合力,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、一茬接著一茬干。
高峽出平湖,綠水映青山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金沙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要進展。當前,金沙江沿線地區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機,也肩扛起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責任和使命。要進一步凝聚起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的強大合力,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,實現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有機統一,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作出更大貢獻,讓長江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。